地坑底部鋪一層厚度為150mm的灰土并夯實。灰土的配合比(體積比)為2:8,灰土中的土料優先采用從地坑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機雜質,使用前應過篩,其粒徑不得大于15毫米。灰土施工時,應適當控制含水量,檢驗方法是:用手將灰土緊握成團,兩指輕捏即碎為宜,如土料水分過多或不足時,應晾干或灑水潤濕。灰土應拌和均勻,顏色一致,拌好后及時鋪好夯實,不得隔日夯打;
清除地坑中的浮土及雜物,邊坡必須穩定。制作地基水泥基礎:選用合適的水泥、沙和沙石進行混合,攪拌均勻后填入地坑中,每填充200mm~250mm夯實一次,確保填充結實;當填充的混凝土深度達到設計要求時(參照圖紙),于合適位置放入地籠和穿線管(關口必須采用東西堵住,避免在施工過程中泥沙灌入管內堵塞穿線管),然后繼續填充。此時在填充混凝土時,要保證地籠或地腳螺栓垂直于水平面;路燈地基強度不小于C25,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有機雜物,含泥量不宜超過3%。碎石或卵石大粒徑不宜大于50毫米;
所填充的混凝土應高于底面10mm~15mm,同時必須保證地基上表面及水泥槽上表面的水平(采用精度為0.02/1000 水平儀進行測量、誤差不超過兩個格),并進行拋光處理;
當智能網絡監控的已經在大街小巷廣為普及的時候,我們還有很多因為布線不便利而不能實行監控的重要安防區域還不能實現無死角覆蓋,現今流行的新能源監控無疑是佳的選擇。在眾多新能源當中,太陽能無疑是比較上佳的選擇。太陽能大家很常見,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路燈、太陽能電池、太陽能汽車等等。只是,在安防領域里,太陽能監控還是很新鮮的東西。但是隨著太陽能技不斷完善,蓄電技術的不斷提高,太陽能已經可以很方便的應用到安防監控領域了。
太陽能獨立發電系統介紹
太陽能獨立發電系統,又稱太陽能光伏離網發電,主要由光伏組件、光伏充放電控制器、逆變器、蓄電池組等部件組成,不依靠電網獨立運行。其工作原理是太陽能電池板(光伏組件)在太陽輻射時產生電流,通過太陽能充放電控制器給蓄電池充電;當負載需要用電時,通過太陽能控制器由蓄電池給直流負載放電(如太陽能路燈)。如果是交流負載,還需要增加一個逆變器,將蓄電池的直流電逆變成交流電輸出。
光伏離網發電系統安裝環境不受是否具備電網影響,只要有太陽輻射的地方就可以發電,是一種實用的分散式光伏發電模式,廣泛應用于偏遠無電地區以及電力供應不穩定的地方,如深山、高原、牧區、海島、湖泊、邊防哨所、通訊等用戶。
太陽能獨立發電系統裝機容量可大可小,可隨時調整配置方案,因此不會造成規模過大而浪費投資。在電力基礎設施薄弱,供電極不穩定的地方,光伏離網發電系統還可以實現與市電互補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