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電池陣列由多塊太陽電池組件串并聯而成,吸收日照輻射能量,將其轉換為電能,為整個系統提供動力電源。光伏板產生的直流電通過揚水控制器,轉變成交流電以后,再變頻來驅動水泵,水泵從深井或江河湖泊等水源中提水,注入高位水箱/池,或直接接入灌溉或噴泉等系統。直流泵、交流泵、離心泵、軸流泵、混流泵、深井泵等均可使用,但是太陽能提灌因為其特殊性,需要根據功率訂制太陽能水泵,并且優先選用潛水泵,不是非情況,不會選擇離心泵,因為離心泵需配置底閥,底閥為易損件,太陽能水泵為全自動運行系統。如果底閥損壞又未能 時間更換,極易引起電機空轉發熱損毀。
水泵配置一般是一備一用,當一個泵損壞,另一個泵可以立即投入使用,但是因為水泵長期處于水下或長期接觸水源,長期不使用會引起銹蝕等不可預見故障,故當配置兩臺水泵是,一般是兩臺水泵交替使用,既可以延長使用壽命,又可以更早發現故障水泵。
此系統的設計主要需要知道以下數據:
一、高水位水池與水源地的海拔高低落差。
二、高水位水池與水源地之間管道的長度及管道的大小。
第三、每天的用水需求,以立方米為單位。
四、光伏提灌系統的安裝地及安裝環境(平地、坡地、有無陰影遮擋等)。
太陽能發電的優勢
通過對生物質能、水能、風能和太陽能等幾種常見新能源的對比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太陽能發電具有以下優勢。
(1)光伏發電具有經濟優勢。
可以從兩個方面看太陽能利用的經濟性:一是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且在接收太陽能時不征收任何“稅”,可以隨地取用;二是在目前的技術發展水平下,有些太陽能的利用已具經濟性。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人類開發利用太陽能技術的突破,太陽能利用的經濟性將會更加明顯。如果說20世紀是石油的世紀,那么21世紀則是可再生能源的世紀(太陽能的世紀)。
從太陽能光伏發電站建設成本來看,隨著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大規模應用和推廣,尤其是上游晶體硅產業和光伏發電技術的日趨成熟,建筑房頂、外墻等平臺的復合開發利用,每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建設成本越來越低,相比其他可再生能源已具有同樣的經濟優勢,而且隨著國家平價的政策推行,其普及會越來會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