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太陽能路燈應用規模擴大
太陽能路燈管理中的諸多問題也日漸突出
由于太陽能路燈多安裝在偏遠地區,后期巡檢維護工作量大,設備也缺乏統一管理
智聯信通推出太陽能路燈智能監控系統解決方案
助力太陽能路燈統一智能化管理
并在國內外多個城市獲得廣泛應用
太陽能照明智能管控
為更好改變傳統太陽能路燈管控維護難題,智聯信通依托自身物聯網技術優勢,通過遠程終端控制設備-太陽能照明管控平臺,搭建太陽能照明智能監控系統。實時監控太陽能電池板和蓄電池工作情況、設備運行情況,提升太陽能路燈遠程智能化管控水平,達到更、便捷的運維層次。
太陽能監控供電系統利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環保能源太陽能和風能供電,使無法或者不方便得到電力供應的地區實現遠程不間斷監控成為可能。
本系統具有:環保節能、無需挖溝或架設電力架、不需要大量線材管材、不需要輸變電設備、施工周期短、不消耗市電不產生電費、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維護費用低、低壓無觸電危險及移動靈活等諸多優點。
尤其是在野外山區地域廣闊沒有電力供應又難以布線,本系統可以解決農場沒有市電的問題,前端監控點完全自動運行無需人員值守操作。在南方多屬多山地帶,尤其像貴州,廣西,湖南,四川等,福建山比較多。很多山上需要安裝監控,但是中間又隔了很多的山,對于實現有一定的難度。那么,是不是就完全不能安裝無線監控了呢?
地坑底部鋪一層厚度為150mm的灰土并夯實。灰土的配合比(體積比)為2:8,灰土中的土料優先采用從地坑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機雜質,使用前應過篩,其粒徑不得大于15毫米。灰土施工時,應適當控制含水量,檢驗方法是:用手將灰土緊握成團,兩指輕捏即碎為宜,如土料水分過多或不足時,應晾干或灑水潤濕。灰土應拌和均勻,顏色一致,拌好后及時鋪好夯實,不得隔日夯打;
清除地坑中的浮土及雜物,邊坡必須穩定。制作地基水泥基礎:選用合適的水泥、沙和沙石進行混合,攪拌均勻后填入地坑中,每填充200mm~250mm夯實一次,確保填充結實;當填充的混凝土深度達到設計要求時(參照圖紙),于合適位置放入地籠和穿線管(關口必須采用東西堵住,避免在施工過程中泥沙灌入管內堵塞穿線管),然后繼續填充。此時在填充混凝土時,要保證地籠或地腳螺栓垂直于水平面;路燈地基強度不小于C25,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有機雜物,含泥量不宜超過3%。碎石或卵石大粒徑不宜大于50毫米;
所填充的混凝土應高于底面10mm~15mm,同時必須保證地基上表面及水泥槽上表面的水平(采用精度為0.02/1000 水平儀進行測量、誤差不超過兩個格),并進行拋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