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用市電帶動水泵抽水,需要拉電線到水源處,往往距離是幾公里甚至更遠,并且電量隨著距離損耗也非常厲害,成本很高。太陽能揚水系統就非常靈活,就近水源處安裝,不管是山地還是坡地,只要有良好的日照就可以穩定工作。揚水系統全自動運行,無需人工值守。一次性投資,系統可用20-25年。
半個世紀以來,我國的環境破壞太多,建設太少。幾十年的歷史欠帳需要盡早補償。過度損壞環境資源的經濟發展是不可持續的。國家已經制定了2050年達到發展中國家的富裕水平。然而,如果環境欠帳、農業、林業等欠帳沒有得到補償,拖著這根短腿,必然無法實現此宏偉的戰略目標。科學技術的進步層出不窮,日新月異。筆者呼吁各級、各界人士,以發展的眼光積極看待國家各民營企業的技術創新成果,把抗旱救災的成本投入在現代化農業的建設,足以啟動由新能源技術推動的農業產業革命,使農業生產效率得到高速發展。在國內使用新的發明創造,避免墻內開花墻外香的現象,則技術發明人能感到欣慰。現代科技的快速推廣,必將恢復東北肥沃的黑土地,恢復西北絲綢之路,新疆甘肅的左公柳再現,沙漠變綠洲,戈壁披綠裝,黃土變良田,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把農業人口解放出來,把社會福利覆蓋,內部需求必將長足增長,使經濟發展進入良性循環,同時進入綠色循環經濟,我國才能發展為一個社會和諧、環境和諧的共同富裕國家。
太陽能身為人類取之不盡的再生能源,是光伏發電的可靠“燃料”,它不會因為能源危機或燃料市場不穩定,而產生影響,甚至在燃料方面,讓運行成本大大降低,并且它不會像其它供電能源一樣產生任何的污染,是非常理想的潔凈能源,但任何事物都是極具兩面性的,雖然光伏發電的優點諸多,但是缺點也是存在有的。依靠著太陽能發電,那么地理分布、季節變化、晝夜交替都會嚴重的到發電量,沒有太陽的時候,還可能會出現電量很小,甚至不能發電的可能性,會嚴重影響到那些用電設備的正常使用,并且它的占地面積會比較大,不過從太陽能發電帶來的安全,節約資金等方面來看,這些缺點并不是難以克服的條件,因為僅僅利用在新疆沙漠100平方公里的太陽熱能,便已經能夠包攬我們整個國家的用電情況!
雖然光伏的儲存不及光熱,但是光熱發電的規模卻比光伏大,光伏發電適用在家庭,居民小區等地區,并且它的發電主要應用于分布式發電,而光熱發電則是較多的應用在集中式發電,一般會是整個地區,甚至大范圍供電,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兩者的發展前景,并不會產生直接的沖突,并且在那些太陽能發展較好的地方,既存在光熱發電系統,也存在光伏發熱系統,在未來的發展中,光熱發電和光伏發熱,一定會擔任起世界能源的消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