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陽能供電系統組成
太陽能發電系統由太陽能電池組、太陽能控制器、蓄電池(組)組成。如輸出電源為交流220V或110V并且要和市電互補,還需要配置逆變器和市電智能切換器。
1、太陽能電池陣列即太陽能電池板
這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中的部分,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將太陽能光子轉化為電能,從而推動負載工作。太陽能電池分為單晶硅太電池、多晶硅太陽電池、非晶硅太陽能電池。由于單晶硅電池比其他兩類堅固耐用、使用壽命長(一般可達20年)、光電轉換等,致使它成為的電池。
傳統上用市電帶動水泵抽水,需要拉電線到水源處,往往距離是幾公里甚至更遠,并且電量隨著距離損耗也非常厲害,成本很高。太陽能揚水系統就非常靈活,就近水源處安裝,不管是山地還是坡地,只要有良好的日照就可以穩定工作。揚水系統全自動運行,無需人工值守。一次性投資,系統可用20-25年。
半個世紀以來,我國的環境破壞太多,建設太少。幾十年的歷史欠帳需要盡早補償。過度損壞環境資源的經濟發展是不可持續的。國家已經制定了2050年達到發展中國家的富裕水平。然而,如果環境欠帳、農業、林業等欠帳沒有得到補償,拖著這根短腿,必然無法實現此宏偉的戰略目標。科學技術的進步層出不窮,日新月異。筆者呼吁各級、各界人士,以發展的眼光積極看待國家各民營企業的技術創新成果,把抗旱救災的成本投入在現代化農業的建設,足以啟動由新能源技術推動的農業產業革命,使農業生產效率得到高速發展。在國內使用新的發明創造,避免墻內開花墻外香的現象,則技術發明人能感到欣慰。現代科技的快速推廣,必將恢復東北肥沃的黑土地,恢復西北絲綢之路,新疆甘肅的左公柳再現,沙漠變綠洲,戈壁披綠裝,黃土變良田,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把農業人口解放出來,把社會福利覆蓋,內部需求必將長足增長,使經濟發展進入良性循環,同時進入綠色循環經濟,我國才能發展為一個社會和諧、環境和諧的共同富裕國家。
目前,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主要應用于以下3個大的方面。
(1)為無電場合提供電源,主要為廣大無電地區居民生活生產提供電力,為微波中繼站和移動電話提供電源等。
(2)太陽能日用電子產品,如各類太陽能充電器、太陽能路燈和太陽能草坪燈等。
(3)并網發電,即接入。我國光伏并網發電已經很成熟了,從2013年開始,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光伏發電促進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工商業和戶用、公共建筑等建設光伏發電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