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光伏電池的轉換效率:
1、太陽能電池能直接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決定其性能的參數很多,幾個重要參數分別是開路電壓Voc、短路電流丨sc、輸出功率點電壓(也稱工作電壓)Vmaⅹ、輸出功率點電流(也稱工作電流)丨mαx、填充因子F.F.和轉換效率η,這些參數是在標準測試情況下得到的。
2、太陽能電池的標準測試條件為AM1.5,輻照光強為: 1000W/m2,25℃時,即: 在海平面上,太陽在正午時垂直照射到1m2面積的光伏電池板的功率是1Kw。形象地說,如果將太陽光伏電池鋪滿在1m2面積上,當太陽光伏電池的轉換率是15%時,其輸出功率就達到150W。目前太陽電池轉換效率一般在17%一18%左右。但有的國家已研究出轉換效率到25%一35%,還待普及。雖然地面的光譜輻照度隨時隨地都在變化,但還是有規律的。
3、國際電工委會規定了AM1.5條件下的標準太陽光譜輻照度P1.5。不僅括AM1.5條件下的直接輻射,還包括散射輻射,是該條件下太陽光譜總輻射分布。
四、太陽能光伏電池板的壽命一塊太陽能光伏板是按低鐵鋼化玻璃或其它透明蓋板、再加上玻璃纖維的順序封裝,后面蓋以TPT材料做成的。用上述工藝制造的太陽能光伏組件,大多能在野外潮濕惡劣和太陽曝曬的環境下工作壽命可達20年以上。
相信大家都知道電子帶負電,在失去電子后空穴帶著正電這個常識,太陽能發電的原理就是依靠著這個常識,太陽能的光伏板的構造主要材料,是半導體晶體硅在制作時光伏板時,摻雜少量磷的是N型硅,易吸引電子,而摻雜了少量硼的是P型硅,易產生空穴,當這兩種硅結合在一起時,交界處會形成一個P-N結,這個結具有單向導電性,是很多電子技術的物質基礎,而光伏板就相當于是一大塊P-N結板,每當太陽照射在光伏板上時,就會吸收一個光子,從而產生一對電子和空穴,但是在兩個還沒有結合時,內部的電荷場就會強行將兩者分離,電子會流向N區帶著負電,空穴則會流向P區帶著正電,就這樣形成了一正一負的電勢差,當存在電勢差的電荷在通過導體自由移動的時候,就會滿足電流形成的條件 從而完成光能向電能的轉換,人類將這樣的轉換,分為光伏和光熱兩個大類別,不過這兩者在發電的工藝上,有著各自的優劣勢。
光伏發電累計裝機2.68億千瓦
變暖引發世界各地加大對環境問題的重視,“碳”耗帶來的“二氧化碳”排放是變暖的原因。為抑制進一步變暖和自然災害的頻發,世界各地開始提倡“碳中和”理念,目的是在于減少碳排放量,實現綠色化發展。據國家能源局消息,7月28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王大鵬在能源局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光伏發電建設和運行情況。2021年1—6月,光伏新增裝機1301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536萬千瓦、分布式光伏765萬千瓦。截至2021年6月底,光伏發電累計裝機2.68億千瓦。